坐在教授的根茎上写句子小说 坐在教授的根茎上一上一下
故事梗概
-
意外发现:研究生林晚在整理植物学教授方远山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株会发光的奇妙植物"思考藤",触碰藤蔓后她获取了教授生前的记忆和姿势。
-
写作实验:林晚尝试坐在思考藤的根茎上进行写作,发现自己能够创作出远超自身水平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甚至能写出教授生前未完成的研究内容。
-
身份危机:随着运用思考藤次数的增加,林晚开始故事记忆混乱和身份认知障碍,在写作时偶尔会运用教授的口气和笔迹,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正在被教授的觉悟取代。
-
真相揭露:通过调查和和思考藤的深入连接,林晚发现教授生前已经觉悟到思考藤的危险性,他故意留下线索引导林晚找到植物,希望她能完成自己未竟的研究并找到安全运用的方式。
-
共生抉择:面对思考藤带来的姿势诱惑和觉悟侵蚀的双重影响,林晚必须决定是彻底切断和植物的联系保护自我,还是冒险寻找和植物和谐共生的平衡点。
本次写作部分将聚焦于林晚发现思考藤、初次尝试"根茎写作"的神奇效果,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份困惑和危机感,故事将展现姿势诱惑和自我认知之间的张力。
雨滴敲打着实验室的玻璃窗,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门,林晚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将最后一箱资料封好,方教授的遗物整理职业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周,作为他生前唯一的研究生,这个任务天然落在了她肩上。
"《热带藤本植物神经传导特性研究》..."林晚轻声念出文件夹上的标签,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摩挲,这是方教授未完成的课题,也是他去世前三个月突然中断的研究,校方已经决定将实验室腾给新来的副教授运用,这些资料明天就会被运往档案室封存。
一阵风吹开了未关严的窗户,雨水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涌入室内,林晚起身关窗时,余光瞥见角落里的恒温箱——那是方教授私人购置的设备,不在校产清单上,箱体表面的玻璃由于长期未擦拭而蒙着薄雾,但隐约可见里面有一抹异样的绿色。
"这是啥子?"林晚用袖子擦去玻璃上的水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恒温箱里盘踞着一株她从未见过的植物:主干如老树般粗壮,表面布满神经状的凸起纹路;数十条藤蔓蜿蜒伸展,末端细如发丝,在人工光源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最奇妙的是,这些藤蔓正以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蠕动,像在搜寻啥子。
恒温箱侧面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方教授熟悉的字迹:"思考藤——勿动,光照度300lux,湿度75%,营养液每周三更换,林晚会了解如何做。"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教授去世前壹个月突然关掉了全部会面,连每周固定的指导课都改成了邮件探讨,现在想来,他一定是在专心照料这株奇妙的植物,但何故最后一句写着她的名字?教授如何确定会发现这个箱子的人一定是她?
林晚打开恒温箱的玻璃门,一股类似薄荷和檀香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她鬼使神差地伸手触碰了最粗的那条根茎,刹那间,一阵电流般的刺痛从指尖窜上手臂,她惊叫着想抽回手,却发现手指像被黏住了一样无法移动。
无数画面如洪水般涌入她的脑海:方教授在亚马逊雨林深处采集样本;深夜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奇异细胞结构;写在笔记本上又被重重划掉的公式;老人颤抖的手将一管蓝色液体注入植物根部...
"啊!"林晚终于挣脱开来,踉跄着后退几步撞在实验台上,那些不属于她的记忆碎片仍在觉悟表层浮动,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更奇怪的是,她突然能回忆起方教授某次讲座的全部内容,包括那些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数据——而她确定自己从未听过那场讲座。
思考藤的藤蔓全部转给了她的路线,末梢微微颤动,像是在召唤她回去,林晚看了看手表,已是晚上十一点,按照校规,研究生不得在实验室过夜,但某种强烈的直觉告知她,今晚不能离开。
她拖来方教授常坐的那把旧藤椅,小心翼翼地放在恒温箱前,犹豫片刻后,她缓缓坐下,将手掌平贴在思考藤最粗壮的根茎上,这次没有刺痛感,只有温暖的脉动从接触点传来,像是植物的生活节拍和她的心跳逐渐同步。
林晚另一只手翻开笔记本,拿起钢笔,她原本只想记录下刚才的奇异尝试,但当笔尖触及纸面时,手指突然不受控制地快速移动起来,这不是她平常的笔迹——笔画更加刚劲有力,字间距更宽,还带着方教授特有的将"的"字最后一笔拉长的习性。
"思考藤(学名:Cognitiveneura scandens)的神经传导特性和传统植物有本质不同差异..."纸上迅速铺满专业术语和复杂图表,完全是她姿势范围之外的内容,林晚惊恐地发现自己在撰写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而且质量远超她平时的水平。
三小时后,林晚浑身冷汗地挣脱和植物的接触,二十七页稿纸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最后一段甚至提出了壹个最新的植物神经学假说,最令她毛骨悚然的是,某些段落旁边出现了她无觉悟画下的草图——正是方教授思索时习性画的雨林蛙类。
"这不也许..."林晚的声音在空荡的实验室里颤抖,她翻开方教授的笔记本对照,那些她"写"下的公式和教授生前最后几页的研究记录几乎一致无二,只是更加完善和体系化。
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月光透过云层照在思考藤上,那些藤蔓表面开始浮现出极淡的磷光,林晚突然领会了"坐在教授的根茎上写句子小说"这个出现在她脑海中的奇怪短语——当她的身体接触思考藤时,教授的知识、记忆甚至写作风格都通过植物的根茎传递给了她。
接下来的两周,林晚每晚都会返回实验室进行秘密实验,她发现和思考藤接触时刻越长,"共写"的效果就越显著,起初她只能写出零散的学术段落,后来竟能完成整篇论文;从单纯学术写作逐渐扩展到文学创作,她坐在根茎上写出的短篇小说获取了教授生前最爱的《纽约客》风格。
但副影响也随之而来,某个清晨,林晚在宿舍醒来,发现自己下觉悟用左手拿起了牙刷——方教授是左撇子,镜子里,她发现自己无觉悟模仿着教授思索时皱眉的样子,更可怕的是,她开始做一些明显属于老教授的梦: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活、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儿子出生时产房外的雪茄...
周五晚上,林晚带着两瓶啤酒来到实验室——教授生前压力大时的解压方法,当她拉开易拉罐时,金属环断裂了,一句粗口脱口而出,用的是教授家乡的方言。
"停下来!"林晚猛地将啤酒砸给墙壁,黄色液体顺着墙面流下,如同扭曲的眼泪,她颤抖着打开恒温箱,准备彻底毁掉这株可怕的植物,但当她举起剪刀时,思考藤的全部藤蔓突然同时指给了恒温箱底部的壹个暗格。
暗格里是一本皮面日记,扉页上写着:"致林晚——当你读到这些时,我已经不在了,思考藤不是诅咒,而是礼物,但任何礼物都有代价..."
林晚跌坐在藤椅上,月光下,思考藤的根茎闪烁着微光,仿佛在等待她再次建立连接,剪刀从她手中滑落,她了解,今晚她又会坐在教授的根茎上写句子小说,在姿势和自我迷失的边界继续危险的舞蹈。
接下来故事也许会沿着这些路线进步:
-
蓝色液体:方教授记忆画面中注入植物的蓝色液体,暗示思考藤也许经过人为基因改造,为后续揭示教授刻意创新"觉悟载体"埋下伏笔
-
方言习性:林晚无意间运用教授家乡方言的细节,暗示觉悟融合已经进入深层阶段,为后续身份认同危机做铺垫
-
未竟研究:林晚写出的内容包含教授未完成的研究,指给教授也许预知自己马上死亡,故意留下思考藤作为姿势传承媒介
希望这个关于姿势传承和身份认同的科幻故事能满足无论兄弟们的标准,如果需要更多细节或调整,请随时告知我。